热搜产品

进博会保障的“老兵新岗”

2025-10-27

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益临近,进博志愿者们也都已经准备就绪。在本届城市文明志愿者队伍中,有一位熟悉的身影——他已经连续七年服务进博会,从首届进博会的治安辅警,到后来的社区工作者,再到如今的退役军人志愿者,无论身份如何转变,他始终坚守在进博会服务保障的第一线。他就是徐泾镇蟠龙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保钧德。

  时间回到2018年夏天,首届进博会筹备工作进入关键阶段。作为治安辅警的保钧德,承担起核心区域的治安清查任务。在上海最闷热的三个月里,他和同事们挨家挨户进行信息核对,排查安全隐患。“被汗水反复浸透,对讲机里的指令声不绝于耳,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紧张也最充实的时光。”保钧德回忆道。

  为确保进博会安保工作万无一失,保钧德提前一个月入住集中备勤点,开启全天候“进博模式”。当时,他的妻子已怀孕八个多月,还要照顾一岁多的女儿。“每次巡逻车经过自家社区,我都会不自觉地回头望一眼,心里既有对家人的愧疚,更有对使命的坚守。”

  开幕前夜的执勤场景,至今深深印在保钧德的记忆里。凌晨的寒风中,他和同事在核心区外围道口值守,但望着国家会展中心透出的灯火,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“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,自己正在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,守护着国家的盛会。”

  第四届进博会时,保钧德的工作岗位已从政法部门调整到徐泾镇蟠龙社区居委会。工作内容也从宏观的治安布防,转向更为具体琐碎的社区事务——向不理解的市民解释临时交通管制,协调志愿者的后勤保障,处理各种突发状况。

  “虽然不再直接在场馆执勤,但我深知,确保社区这片‘大后方’的稳定运行,同样是对进博会的重要支撑。”保钧德表示,社区工作虽然琐碎,但当看到居民理解支持、志愿者有序服务时,那份被需要、被信任的感觉让他充满动力。

  今年,保钧德以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身份再次投身进博会服务。身着统一的志愿者马甲,臂佩鲜红的退役军人志愿者袖标,他的主要职责是在场馆外围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引导服务、协助维持秩序、解答各类咨询。连续七届进博会,保钧德的身份、岗位、工作方式不断变化,但深植于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如一。“进博会是国家级的开放平台,能够连续七届参与其中,我作为一名党员,感到十分光荣。”保钧德说,“无论在哪个岗位,我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感受到中国的热情和上海的温度。”

  据悉,为做好第八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工作,青浦区联合上海政法学院及吴江、嘉善两地,共招募城市文明志愿者1327名,设置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站10个、服务岗72个、服务点位97个。其中,国家会展中心核心区及周边重点区域服务点位达41个,预计每日上岗志愿者超过200人。

  像保钧德这样的志愿者,正是进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,共同构筑起一道全方位、多层次、有温度的进博服务保障网,为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  “只要进博会需要,只要组织召唤,我都会坚守下去。”保钧德的话语朴实而坚定,“这不仅是一份志愿服务,更是一名党员对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。”

To Top